深度!拆解西贝危机30天:从混乱开局到闭嘴降价
最近去西贝吃饭,发现变化很大。有消费券了,满100送100;另外,部分菜品也降价了,比如胡麻油炒鸡蛋,从43元降至33元(降幅约23%)。
最近去西贝吃饭,发现变化很大。有消费券了,满100送100;另外,部分菜品也降价了,比如胡麻油炒鸡蛋,从43元降至33元(降幅约23%)。
罗永浩在直播中称“西贝是预制菜典型代表”,直言其菜品“中央厨房统一配送,门店只需加热”。贾国龙随即回应:“西贝是‘现做零售化’,不是预制菜”,并强调“门店后厨有明火、有厨师,和超市冷柜里的预制菜有本质区别”。话题迅速登上热搜。
近日,西贝莜面村因“预制菜风波”陷入舆论漩涡,从罗永浩的公开吐槽到创始人贾国龙的强硬回应,再到开放后厨引发的连锁反应,这场危机不仅让西贝品牌声誉受损,更暴露了企业在危机公关中的诸多问题。在信息透明、消费者主权崛起的时代,企业如何应对危机公关,不仅关乎短期声誉修
创始人贾国龙坦言,9月10日、11日分别减少100万元营收,9月12日预计损失200万至300万元。
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自己都承认,自从 9 月 10 日罗永浩吐槽西贝 “全是预制菜还卖得贵” 后,西贝门店的客流就像坐了滑梯一样,“唰” 地往下掉,营业额也是跟着猛跌。9 月 10 日、11 日,每天的营业额都少了 100 万,到了 12 日,预计得少 200 万
西贝莜面村近年来的战略摇摆与定价争议,最终在2025年9月的舆论风暴中集中爆发。从罗永浩公开吐槽预制菜,到后厨直播的“自曝式翻车”,西贝不仅暴露了产品与价格之间的致命错位,更折射出品牌战略的深层危机。其失败根源可归结为以下三点:
这起事件被许多网友称为“2025年度公关反面教材”、“教科书级别危机处理反面案例”、“年度公关灾难”。在信息透明、社交媒体传播迅速的时代,任何一次失误都可能演变为席卷全国的品牌危机。
贾国龙在朋友圈说自己“被顾客虐了千百遍”,还把罗永浩骂成“网络黑嘴”“网络黑社会”。罗永浩看到后直接在直播间开怼,表示自己本来只是个花钱吃饭的顾客,吐槽了几句西贝的预制菜,结果被创始人点名攻击。
当贾国龙还在用传统思维开发布会、讲标准、摆事实时,罗永浩却用新媒体互动的方式赢得了民心。这场较量,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。
这几天,知名餐饮品牌西贝因“预制菜”被罗永浩公开批评,引发舆论风暴。面对危机,西贝的公关策略却让自己陷入更深的“自证清白”的错误漩涡,让自己陷入更大的被动。那么,对成为企业管理者来说,如何把一场舆论危机,转化为品牌信任的升级?
综合看,无论是老板回应质疑还是放开后厨、员工解释等,都进一步暴露了西贝的种种槽点,好像全程表现为“我觉得没问题”。
一定要有故事性,有感染力,比如说自己当初有多惨,工作找不到,没收入,后来遇到了西贝,才让他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,能够养家糊口。西贝对自己不错,在这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。
9月12日,胖东来CEO于东来通过其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了一则简短却分量十足的动态,迅速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。他在文中写道:“任何事没有完美...感谢西贝、海底捞等品牌企业可以让我找到相对放心可口吃饭的地方!”
罗永浩与西贝食品事件源于罗永浩对西贝预制菜的公开吐槽 。2025年9月10日,罗永浩发文称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,希望国家推动立法强制饭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 。西贝工作人员回应称部分菜品是现煮现炒,不存在预制 。9月11日晚间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表示西贝一